也許是作者自擁病體的療程之中,激發出小說的背景設定和超脫個人意志的想法:西元2019年的大災難(核災)之後,以和平和健康為號召,生命主義大行其道,生府取代了既有的政府,WatchMe系統兼有全面監控和健康控管的功能,裝載於成人身上,疾病幾乎從世上絕跡,個人身體成為公有資源,世界一片祥和已半世紀。
- Apr 29 Fri 2016 19:18
伊藤計劃《和諧》原著與動畫。高度和諧的新型社會型態
- Apr 18 Mon 2016 06:00
游善鈞《神的載體》。近現代世界下的犯罪
入圍第四屆噶瑪蘭‧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複選的《神的載體》,搭載濃厚的文學味,以高科技演化後的近現代世界為主要故事背景,設置了一個距今不遠、引人入勝的開端:十年前「蛇蛻事件」的倖存者──伍若杏,變名易姓後,於2030年的「現在」即將步入禮堂,然而未婚夫的雙親卻遇害,犯罪手法竟與十年前如出一轍,但被判定為兇手的人,已被施以「人刑」,其腦死的肉體受政府保管,意識被囚禁於名為「伊甸」的牢籠。發端如此神祕,以觀看推理小說的期待度而言,可說是好感度節節上升。
- Mar 25 Fri 2016 13:33
陳浩基x寵物先生《S.T.E.P.》及冒業〈S.T.E.P.Recursion〉淺談。預防犯罪,可能嗎?
今年一月,為求評選晉級第十四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複選作品〈S.T.E.P.Recursion〉而回頭翻閱《S.T.E.P》。它是陳浩基和寵物先生等二位知名推理作家貫串共同概念而書寫的四篇短篇連作,目的在於通過「沙盒策略通用系統」模擬囚犯出獄後的狀況劇本,透過「刑期評估模式」統計再犯機率,再決定是否讓受刑人回歸社會生活。
- Oct 20 Tue 2015 13:34
米契‧柯林《心靈詭計》。福爾摩斯退休後的養蜂生活?
夏洛克.福爾摩斯不愧是偵探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從作者催生至今將屆130年,仍有許多後代作家或有興趣者為其寫評論、致敬作等。《心靈詭計》為福爾摩斯誕生120週年紀念,改編電影《福爾摩斯先生》預計於近日上映,少了約翰.華生的加持,這個93歲的老人家魅力何在?
- Sep 21 Mon 2015 14:22
呂仁〈續.ETC殺人事件〉。針砭時事的推理小品
一篇作品的促成需要一些機緣,一本作品的取得需要合適的時機,一篇心得的構成也需要那麼點動力。〈續.ETC殺人事件〉投稿第十三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在決選前止步,但它以不同的因緣面世;有幸於今年八月參與協會獎頒獎典禮和推理年會,在現場免費拿取呂仁自費出版的短篇同名作品,同時取得作者親筆簽名,懶人筆者近期確實極少撰寫讀後心得,但還略懂一點為人處世的道理:呂仁為暨南大學推理同好會、中正大學推理小說研究社創社學長,加上封面設計者為下半年恢復學生身份、回歸暨大推同懷抱的社員Fish,正如韓非子「內舉不避親」的至理名言指示,說什麼也該來寫個幾句。
- Aug 13 Thu 2015 15:50
黑田研二《作弊少女奮鬥記》。他們為青春而戰的理由。
幾番在網路上流連猶豫是否訂購的小說,多年後還是在書店偶遇了,而且還是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被拋售。隨著時間推移,若不停下腳步整理自身的收藏品,又無實際翻閱,便容易忘卻當年是否真正採買了某些書籍。駐足在書店反覆思量的當下,喟嘆不禁湧現於心。
- Mar 29 Sun 2015 12:04
莎拉‧謝柏《女王心機》。高中女孩大變身。
雖然書籍的基本設定不太一樣,但閱讀途中仍讓我不斷想起康乃爾.伍立奇的《我嫁了個死人》:偽裝成他人的角色扮演遊戲。伍立奇塑造的是在遠行的火車上偶遇的女子和少婦,女子因為車禍的災難而心生一計地「取代」了對方的人生,原本茫然不知去處的她,毅然決然邁向未知的家庭和旅程,這個「變換身份」的構想,後來被眾多電影和作品所繼承。
- Aug 23 Fri 2013 22:21
戴西《女法醫之剝離真相》。女法醫書系的慣用公式?
依據出版社的簡介,作者戴西曾從事法醫工作十餘年,喜歡看懸疑偵探小說。詢問身邊朋友此書的評價未果,便抱持著好奇翻閱了。
同為以女法醫為主角的作品,不免令人想起派翠西亞.康薇爾筆下的史卡佩塔,或是凱絲.萊克斯創造的唐普.布蘭納系列,而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想要檢證的是:風俗民情和組織制度不同,同屬於法醫類型的小說會有類似的書寫模式嗎?以下是以史卡佩塔和唐普為首的女法醫系列可能有的書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