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以兩年一次的頻率辦理,至今已走入第七屆,而馬來西亞的作者王元所寫的《喪鐘為你而鳴》則榮獲首獎,於此之前,由〈海洋裡的密室〉獲得第17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創作的能量和質量可說是相當豐沛。
有日閒來無事碰巧翻閱金車文藝中心出版的《藝文風》訪談,了解原來「王元」是「玩」,很有寓意和可愛。詢問作者也是回答:「王元」=「玩」,這個筆名的取法其實是模仿「林夕」=「夢」(簡體)。
日本推理評論家玉田誠讚譽本書:「筆者可以斷言,和綾辻行人華麗的出道作《殺人十角館》一樣,本作是可以改變華文本格推理小說史,並傳頌許久的傑作。」一開始閱讀本作時,確實有感受到類似《殺人十角館》的設定,比如場景是封閉的,加上參與者住入建築物當中,好比大學生住進十角館,只是兩部作品的建築物本體長相不同,然而仍有許多細節不太一樣。十角館是一群背負過去和罪惡感的大學生到島上生活,本作是現代人為了逃離紛擾而到孤島上,一本青春,一本要釋放生活壓力。作者撰寫小說的筆法沒有特別成熟,比如會說誰誰說什麼、誰誰又說什麼,只是情節推進還是可以很順暢,這是很大的優點,或許是作者本身具備龐大又不著痕跡的優異書寫能力。
本作為和朋友們開設的Mystery Night網路讀書會的指定閱讀之一,以下摘錄部分討論內容,涉及關鍵劇情和謎底,請慎入。
幕後花絮一:數位排毒的設定原則(大雷!)
芳:以為水晶是殺人預告,結果是路標,哈哈,想太多。
江:為什麼是路標?
芳:很創新耶!跟路旁的拒馬、三角錐很像啊。不知道馬來西亞有嗎?
江:其他東西當目標不是可以嗎?
魚:那個很大一塊。
芳:所以才不容易倒。
魚:水晶可能會被瑪那看到,然後被放回去!
芳:其實是為了炫富嗎?
江:寫一下水晶的名稱,那篇幅就可以加長了。
芳:被水晶誤導了,想太多。XD對了,書裡面提到這群人運用五天進行數位排毒,設定了五個原則。禁語的部分有設定時段嗎?
魚:到的那天還沒,隔天才是第一天,但殺生之後就開始違反規則了。
芳:想說不是禁語嗎?怎麼每個人都講那麼多話。
魚:死人之後,大家都嚇到了。
芳:28頁有說守則在正式第一天生效,那第一位死者若在這時間死亡的話,就符合作者設立的規則了。記得周云生說他看到李多娜的樣子跟妻子死亡兩個多小時的樣子一樣,應該可以反推。
魚:是說那對母子嗎?
芳:主要是李多娜。
魚:沒有耶,瑪那敲完鑼,李多娜還有把窗戶關上。
芳:真的耶,72頁有說凌晨三點五十五分,之後74頁李多娜還有關上窗,那怎麼回推都不會是到島上的那天了。
魚:時間上也沒有那麼精確,一開始就破壞規則了。
芳:真的欸,這設定太可惜了。瑪那負責講世界觀,不像平常推理小說當偵探,這點有點出乎意料。
魚:高哲生要找她幫忙調查劉東尼的房間時,瑪那還在那邊說「我不能協助你調查」。
芳:這就是兇手的發言啊,但也是後來才知道(她是兇手)的。可是這個角色也不應該是兇手。
魚:對嘛!怎麼可以是兇手,太作弊了。
芳:當然如果只有瑪那是兇手,不是學員,也不算違反規則,但可惜她跟吉雅小姐是共犯,這樣又百思不得其解了。
魚:前面自我介紹那邊,只有三個人介紹自己的國籍,其他人都不講話是怎樣?
芳:哈哈,彼此不熟,不想講話吧。
芳:之前中國大陸河北、河南地區,還有甚麼地方水災……
江:各地都有啦!
魚:對,很多地方都有。
芳:因為水災停電的關係,電子支付系統等全面癱瘓。作者塑造的未來世界電力那麼足夠,都沒有停電的時候嗎?用手或腳都好,完全不去推開或踢開門,現實世界真的可行嗎?我們學校的磁卡門只要沒電了,就可以用手推開,這也是安全考量。
茜:什麼!對安全來說這個很有疑慮吧,這很危險欸,沒電時應該轉換為物理性鎖。
芳:好方法,一樣是安全性考量,系統斷電時考慮的不是外人不能入侵,而是在屋內的人如何逃生。搞不好這個手法可以寫推理小說呢!
幕後花絮二:本格推理小說與平面圖
茜:電子書有平面圖耶。
芳:真的耶,什麼?為什麼紙本書沒有啊?Fish還自己畫呢。
魚:對啊,哈哈。
芳:我來請教王元。
芳:王元好,這次和朋友的讀書會討論到您的新作《喪鐘為你而鳴》,有個問題很想請教:為什麼電子書有平面圖,但紙本沒有呢?
元:小芳好,紙本書沒有平面圖是因為當時負責的編輯忘了放進去,出版後才發現。電子書是後來才上架的所以有附圖。
芳:哈哈哈哈哈,天啊,原來如此!一直覺得沒有平面圖深感遺憾。
元:皇冠有提供可下載圖檔,然後我送書給朋友時都自己打印一份夾在書裡XDD
芳:我在網路上下載的原來是妳本來畫的圖。
元:我用excel畫的草圖,本來想最終定稿後請繪測師朋友幫我用軟件畫專業版本的,沒想到我趕稿趕到最後一分鐘,怕來不及只好把原圖一起寄出……
芳:真是太辛苦了,但也還好有順利投稿!
元:說到這個,有時候讀推理小說時還滿希望裡面的平面圖可以多做一份書籤狀的夾著,這樣就不用每次翻回前面了。(懶散型讀者)
芳:如果是圖書館的館藏很容易被弄丟,可能要封起來套住,可以拿出來又收進去。
元:之前也一直在耿耿於懷要是當時有多一點時間就好了,可以把小說修好一些,畢竟看到腳注裡的疏漏錯誤超想鑽洞。但轉念一想,從某角度來說,我當時的創作能量就只能做到那個程度。所以還是忘掉這種事,繼續寫下一本吧,希望我會更喜歡下一本。XD
可能有一份固定的,加一份書籤。弄丟書籤的人就自己動手翻頁。
芳:書籤的話就很像週邊商品了耶,這個也太驚喜了!
元:出版社財務應該不答應。XD
芳:想得很開心,出版社很為難。XD
幕後花絮三:周云生的小說內容與故事情節的關聯(雷!)
芳:王元想請問妳,《喪鐘為你而鳴》每個章節最後都有周云生的小說,這些跟故事情節本身有什麼關聯?還是為了揭開最後謎底而寫的呢?
元:設計用意是:1.起誤導作用,希望透過《數據繭》令讀者懷疑島上建築物也可能隱藏著可以造成命案的高科技智能裝備,而真相恰好相反(=人們會喪命是因為失去高科技智能的輔助)。同時也對照兩邊世界(高智能 vs 無智能)的落差。2.《數據繭》也是最終謎底的線索。因為裡面有提到參賽者的各項個人數據是公開的,而謎底的周云生AI也是因個人數據被蒐集後製作出來的。這邊其實是在呼應〈海洋裡的密室〉的世界觀。它們是異卵雙胞胎小說XD
芳:原來寓意這麼深遠啊,身為讀者恐怕大多想不到這樣的環節。
整體來說,作者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有點疑慮,但整體概念是喜歡的,只是最後把前述所有的推理化為虛有,看完有點悵然。以推理小說來說,創新是我很讚許的地方,但所謂的21世紀的本格走向如此的道路,真的好嗎?啊,不過應該也只會寫一次,那也就沒關係了。
王元:《喪鐘為你而鳴》(台北:皇冠,2019年著作完成、2021年9月初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