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栗子人殺手.jpg

「栗子人,進來了。栗子人,進來了。

你今天有帶栗子來給我嗎?謝謝你,要不要留下來……」小朋友透過琅琅上口的丹麥兒歌改編哼唱成自己想要的字句,而放到本書中,成為推理小說中比擬殺人手法現代化,作為犯罪者聲明及線索,並增強故事緊張氛圍。追溯經典,最最盛名的是1939年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一個都不留》,十個小黑人或小土人經常在後代各種作品中流竄,而1928年范‧達因的推理小說第四作《主教殺人事件》連續殺人案引用的知更鳥童謠又比《一個都不留》早些面世,黑色主教肆虐,紐約死者接連身亡:用箭射穿心臟,被槍射穿頭部,自高牆摔落而死等,被視為童謠凶殺的鼻祖。

――是誰殺了小知更鳥?

「是我。」麻雀回答。

「我用弓和箭射死了小知更鳥!」

一個都不留:克莉絲蒂推理全集53.jpg一個都不留.jpg

主教殺人事件.jpg主教殺人事件2021.jpg

這樣的設定轉換成栗子人前進丹麥。哥本哈根警方偵查數起殘酷的謀殺案件,因遺留栗子人偶而判斷彼此有關連。案子的衝突之處,在於已結案且被判定死亡的失蹤女孩克莉絲汀的指紋,不斷出現在凶案現場的栗子人上面,而被害的監護人則是被匿名投訴或指控對孩子照顧不周全。這可就有意思了,已經被判定死亡的女孩兒的指紋,怎麼會出現在犯罪現場?

書中的連續謀殺、栗子人的比擬殺人手法、翻案都是一般推理小說常見題材,然而作者卻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推測原因,在於作者是享譽國際的專業編劇,對於切換場景和故事線轉換收放自如,新手作家可以仿造索倫‧史維斯特拉普的書寫方式,學習他切割劇情的方法。

此外,刻劃角色人物也是一大賣點。乃雅‧蘇林是重案組歷年來最年輕的探員,有個想擴張家庭圖的可愛女兒,她想跳槽到國際網路犯罪中心,但局長尼藍德不肯輕易點頭。馬克‧赫斯被外派近五年,頂著神祕的原因被踢出歐洲刑警組織,暫時停泊在蘇林工作的地方,並作為一個沒有工作目標且漫不經心的偵查員,但他硬漢的特質又討人喜歡。幸好作者沒急著把兩個人湊對,不然就流於一般歐美推理小說的既定形式了。倒是身為社會事務部部長、失去摯愛女兒的羅莎‧哈同,以及她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保持某種微妙的緊張感和平衡,也令讀者思考作者葫蘆裡賣了什麼藥。

偵辦凶殺案的男女主角探員不經意翻了克莉絲汀失蹤案,負責結案的警察傑生和理克斯感到生存危機,進而形成警方內部的矛盾。而看似連續殺人的案子,其實是要探討各個家庭的生養問題,層層包裹。書封提到「令人驚心動魄,一部史迪格‧拉森《龍紋身的女孩》作者式的經典之作」宣傳語,畢竟題材還是有差異,自己閱讀時,倒沒想起這樣的作品類比,不過凶殘感是頗為相近的。

史維斯特拉普著、清揚譯:《栗子人殺手》(台北:奇幻基地,2021527日初版)

arrow
arrow

    余小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