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之壁》是獨步文化「日本推理大師經典」系列編列的作品之一,尚未獨立於商周出版社的推理部門之時,便打著coming soon的出版預告,然而卻是望穿秋水也等不到。當年暨南大學推理同好會(現名推理研究社)的一位中文系學妹曾笑談「coming soon是要soon多久」?引發社團熱烈討論。前陣子翻開版權頁,看到寫著2008年1月初版、2021年10月二版,突然憶起十來年前的往事。
話說,和朋友們開設的Mystery Night網路讀書會將《眼之壁》列為今年10月指定閱讀書目,也讓我有機會重溫松本清張的作品。1957年出品,距今超過一甲子時光,我們為何還要閱讀?
松本清張小說眾多,探討諸多主題和面向,「以支票詐欺為主題,日本金融犯罪小說的先驅之作」,宣傳語已開門見山、畫龍點睛。《眼之壁》透過副課長荻崎龍雄的目光,寫了一段為了準時發薪水給員工的會計課長關野德一郎,他疲於奔命替公司籌措現金的身影,以及忽略內心的警鐘而不慎落入犯罪者圈套的過程。社長為了保全公司聲譽,採納律師建議,不聲張、不報警、內部處理,促使會計課長走上絕路。當荻崎龍雄腦海中盤旋課長夫人認屍崩潰的模樣,顧念賞識之情,決定請長假偵查案件……描摹凡人的日常,篇幅不長,卻已讓讀者心緒七上八下,一下緊張氣氛渲染而開,轉瞬大吃一驚,隨之感嘆惋惜與不捨。
課長自殺、龍雄對上崎繪津子的掩護、結局等都讓人心情起伏,並充滿舊時代的氛圍,樸拙而務實。案件若放至監視器、3C產品瀰漫的現代,能用更便捷的方式解決謎案,某些犯罪手法也不易成立。想起大學閱讀一些推理小說內的刑警或偵探,飽藏腳踏實地、刻苦耐勞的特質,一陣懷念。龍雄畢竟是個門外漢,當推理碰壁時,作者巧妙透過報導講述警方的追查,或者經由田村滿吉擔任報社記者的人脈,把劇情擴張出去。我們或多或少可從《眼之壁》窺見松本清張炙熱又憂鬱的昭和之心的起點(陳國偉學長使用的「昭和之心」名詞用得真好),直指社會議題中的詐欺問題,即便是現代也仍層出不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幕後花絮一:節錄讀書會關於書籍命名的問答
魚:為什麼書名叫做「眼之壁」?
芳:眼睛的屏障,書中角色一直摸不到真相。
江:太牽強了吧,這樣每一部都可以叫做《眼之壁》啊。
魚:獨步在封面畫了很多眼睛。
茜:所以沒有人解釋這本書名嗎?
魚:書腰算嗎?「現代社會的真相,存在於我們世界的彼方,而我們只是在眺望這堵遮蔽真相的高牆而已」。
茜、江:這樣每一本書都可以吧?
芳:那個是403頁的一段話。
魚、江:沒注意到耶。
江:為什麼要寫這句話啊?
芳:一種感慨吧!
魚:紅月酒吧歇業,突然感慨起來?
江:真的有喔?
魚:荻崎龍雄一直包庇上崎繪津子。
芳:對啊,他早點說的話,書籍頁數就減一半了,所以他就是那個眼之壁,田村滿吉推理的眼之壁。
魚、茜:原來如此,他才是那堵高牆!
江:哈哈哈哈。
茜:為什麼沒人解釋「眼之壁」啊?
江:就是那句話啊。
魚:編輯也找得很辛苦,「啊,有牆」。
芳:前面提到龍雄一直包庇繪津子。在推理小說角色書寫的進程中,一些小人物如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書中角色也會,他們為了一些個人原因,不願意對警察或偵探說出真的,其實龍雄的心思也是。
幕後花絮二:讀書會影視化討論歪樓中
江:這本書多線進行的設計還可以,讀起來順暢,可以影視化,但是會沒有女主角。
魚、芳:上崎繪津子吧。
江:不然把田村滿吉改成女生。
芳:女主角推理得這麼熱血,男主角卻隱匿線索,會很討厭人吧。
江:加點戀愛元素。
魚:田村吃繪津子的醋。
芳:這個發展可以耶。
江:沒想到我有這種才華。
幕後花絮三:讀書會犯罪手法研議(有雷!)
魚:他最後就跳進那個池裡。
芳:那個真的可以嗎?
魚:不是王水。381頁,濃硫酸、重鉻酸鉀。網路上有人做實驗。
芳:不要給我看喔!
魚:丟一塊肉進去會變成瀝青。
茜:C……反應式是什麼啊……(查資料中)嗯,氧化。化學離我好遙遠啊。
芳:那實驗是真的耶!
茜:松本清張不是亂寫的啊。
魚:Cr2O72−(aq) + 14H+ + 6e− → 2Cr3+(aq) + 7H2O (E = +1.36 V)
芳:這叫什麼?反應式、化學式。
魚:對啊。
溫:鉻?練出鉻要幹嘛?
魚:溶屍體。
溫:溶屍體很難的。
芳:不只屍體,溶活體可以嗎?
溫:意思是一樣的,人體組成是很複雜的。皮,肉,骨頭,化學物質要完全把屍體溶解掉是不可能的,單一項物質。
江:之前曲辰演講有說,《砂之器》裡面手法有去考證。
魚:屍體泡過還把他扛在身上。
溫:為什麼要看這本?
芳:你看才知道可不可以去驗證啊。
茜:溶肉,沒有要溶骨頭喔。
溫:要用硫酸。
茜、魚:有硫酸。
溫:那有機會。溶屍這件事情在鑑識科學不發達時也許有點幫助,溶屍在現在不是有價值的手法。不只是毀屍滅跡,在書中時代連他身分都可以抹掉,外觀毀損,增加辨識上的困難。硫酸溶掉肉可以成立,但沒那麼厲害,不是丟進去就變成屍水。
芳:他那段超戲劇性的。
魚:不是要毀屍滅跡,是要誤導死亡時間。
溫:可以看看。
松本清張著、邱振瑞譯:《眼之壁》(台北:獨步,2008年1月初版、2021年10月二版)